台大農學圖鑑

製圖/李亮誼、劉宣妤、徐葶芸

撰文/古思旂

臺大於1928年日治時期創立,又稱為臺北帝國大學,當時的臺北帝大不僅為臺灣第一所設立的綜合型高等教育研究大學,也是日本南方領地唯一大學。最初設置台北帝大的目的,希望運用台灣地理人文條件,以台灣為中心的熱帶與亞熱帶氣候、東洋及南洋地理的特色來發展,並以理農學部與文政學部為初設研究方向兩大主軸。其中台北帝大的理農業研究成果,不但是作為日治時期當代重要社會發展、臺大的歷史淵源與定位外,對後期台灣農業的品種研發、品質改良技術奠基皆有重大的影響。

臺北帝大農學圖鑑

1928台北帝大最初創設的理農學部由生物學、化學、農學、農藝化學科所組成。理農學部的理念在於「考量臺灣熱帶農業實驗研究有發展潛力、具有天然地理背景、豐厚自然資源,應致力於加強熱帶農業資源、農業經濟與生產學改良開發與研究」。其中農學部設以製糖化學、農學與熱帶農學三大方向為特色,並以農業經濟、園藝、作物學、物種學等專門領域作為研究主軸,這是當時日本國內其他8所帝國大學所沒有的。


蓬萊米之父在臺大

說到日治時期臺灣農業發展,一定會想到高中歷史課本的 「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政策」。其中一項當代農業技術重大的突破,便是新品種蓬萊米(又稱台中65號)的研發。研發者為當時 理農學部熱帶農學研究第三講座(作物學)教授兼大學附屬農場長磯永吉(又稱為蓬萊米之父)與夥伴末永仁所發明的。

座落臺大角落的秘密市定古蹟-磯小屋

現在的臺大農場中也有佇立一座建築,為過去高等農林學校至臺灣早期農業研究的重要田間實習農場與考種實驗研究室,這裡曾培育出許多臺灣農業重大發展的研究者,連磯永吉也曾在這奉獻生涯完成眾多稻米研究。後期臺大農藝系師生因此便取其「磯」字命名該研究室為磯小屋。磯小屋象徵磯永吉教授傳遞師生亙古的學術精神與態度。這裡也在2009年被已被定為市定古蹟。在那之後也不定期會舉辦科普獎座、展覽等空間活化活動。


從農學院到生物資源暨農業學院的故事

臺灣社會產業發展這100年來從農業到加工出口、高科技、工商社會的轉變快速,94年的校慶紀念也可以看出從臺北帝大到現今,臺大在台灣各領域學術研究與高等教育的變化,看出與社會變遷發展一同向前邁進歷史性的重要軌跡。

像是原本的畜牧獸醫學系在民國48年分設為畜牧系和獸醫系,畜牧系更在民國94年改名為動物科學技術學系。以及1928帝國大學理農學部 農業工學教室 經歷1945轉型為農業工程學系機械組,隨時代邁進為了配合近代工業4.0、人工智慧農業發展再度轉型成現今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樣貌;1945的農業工程學系也為因應現代高科技工程技術管理生物環境、生態與水土工程保持的需求,轉型為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農業研究的發展面臨時代需求不停地在社會定位中調整轉型,農學院也於二○○二年正式改名為「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94年的校慶,除了帶給臺大一系列的精彩活動外,更可以讓我們有機會來認識到早期臺北帝國大學的創始目的與發展目標,以及最初「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政策中,帝國大學在其中做為蓬萊米等重大品種改良事蹟研究的關鍵中,明白做為農業學術研究扎根在臺灣往後百年農業發展至今的重要性。

無論如何,農業臺大的歷史脈絡甚至於臺灣社會生活中,仍為伴隨我們社會發展記憶裡共同成長的故事。

Tags: No tags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