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能拯救海洋?黃紋綺心中的食魚教育

撰文/陳雅群

前言

「『只有海鮮文化,不是海洋文化』從我大學就一直在討論。」洄游吧執行長黃紋綺如此說到。曾經在學業上有前程似錦的未來,愛海的她卻放棄國外讀博士的機會,走上另一條道路,集結一群愛海的人,毅然決然創立迴遊吧,以提倡食魚文化與海洋永續

圖一、洄游吧創辦人-黃紋綺。洄游吧提供。

 

在童年回憶裡撒下未來的魚苗

身為台北人,黃紋綺卻因為家族在花蓮從事傳統漁業,從小就跟海有親密接觸,「還記得我小時候會被塞進輪胎後,再被推進海裡玩。」黃紋綺露出微笑、懷念地說道。也因為如此,黃紋綺大學時期選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她解釋,「海洋工程上課內容很龐雜,像是海洋化學、海洋管理等,連定置漁法就是海洋工程的一環。」這份專業也成為她未來創業的助力。

上大學後,黃紋綺很常跟同學討論「只有海鮮文化,不是海洋文化」的問題。身處海島國家卻缺乏敬海文化,原住民部落的「海洋季」變成商人促銷的「海鮮季」,敬海文化開始變質,愈來愈少人認識海洋,只記得餐盤上魚肉的模樣。於是黃紋綺開始思考,如何透過有趣的方式讓大家認識海洋。黃紋綺想到日常生活裡,大眾最容易接觸到海洋的部分就是魚類,「魚不就是一個很好認識海洋的媒介嗎?」而在她心中默默埋下種子。

(:敬海文化是人們感謝海洋的活動)

在學期間,黃紋綺僅以五年完成大學及碩士學位,原本畢業後跟著教授一起到國外考察並研修博士學位。推薦信寫好了、人脈也規劃好了,但在最後一刻,她自覺對學術研究實在沒有興趣。加上先前就想以魚類來讓大眾認識海洋,黃紋綺選擇另外一條路,「比起單純的學術研究,我想要回到商業來更進一步推廣海洋文化。」

 

 

食魚教育的念頭在心中開始孵化

由於家族產業及學術背景的影響,黃紋綺以推行食魚教育的創業念頭在心中萌芽。她開始透過設計創業進程,在中山大學育成中心申請獎學金。創業地點則是在家族所在的七星潭為據點,實地勘察一兩年。她分享,相較於西部的沙岸地型,位在東部的七星潭小海灣地形更適合聚集洄游魚種,因此魚種資源豐富,當中又屬鰹魚為最大宗,甚至有一座柴魚文化博物館,讓她覺得這裡適合開啟洄游吧的食魚教育。

創業初期,黃紋綺還到黑潮海洋基金會培訓,累積從事環境教育與漁村團體的人脈,作為洄游吧的成員,當中有一位核心人物從事環境教育,可以將她偏學術的海洋知識變成大眾能懂的食魚教案。這也是洄游吧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透過簡單的食魚教育,讓大眾更了解漁民、海洋與海鮮,將人與海洋之間的連接更為緊密,創造出一幅以學術人員作為中介者,串連起漁業人員與消費者的圖。

 

以食魚教育向土地洄游成長

談到洄游吧的理念時,黃紋綺還認為消費者過去對海洋的認識不足,而漁人則是與海洋互動的第一線,透過食魚教育讓漁業人員跟消費者做溝通,藉此傳達永續海洋的理念,是洄游吧團隊的目標。像是讓民眾體驗捕撈漁法,同時進行互動式的問答傳遞知識,讓消費者可以在捕魚、買魚、吃魚的過程吸收魚類知識。「有一位媽媽分享,她的小孩在看到魚市場有很多鬼頭刀,就知道秋天來了。」黃紋綺感動地說到。

圖二、食魚教育課程。洄游吧提供。

但從事食魚教育難免受到質疑。「我以為愛護海洋是守護,結果還是吃阿!」這是一則在洄游吧與便利超商合作的報導下方,對海洋永續的質疑。黃紋綺笑笑地回應,「除非你吃素或是完全不吃魚,但這不可能。」她認為,更重要的是大眾有意識選擇日常吃的東西,怎麼吃可以幫助海洋資源永續。像是過去認識的魚不外乎都是鮭魚、鮪魚或者養殖魚,食魚教育能讓大家認識其他魚種或是當季數量比較多的魚,分散漁業資源的壓力,這樣每種魚都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生長。

黃紋綺補充,當季魚種因為數量比較多,漁民有捕獲量高,大眾也比較容易選到品質較優的漁獲、價格比較便宜、新鮮度也比非當季魚種來得高。黃紋綺以屬於「綠燈」魚種的鬼頭刀為例,食用他們對環境影響較低。她也提到,洄游吧只會收特定重量以上的規格,使小魚被捕撈後也會被放回海裡生長,商品標註各種漁法、溯源條碼,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知道魚是怎麼抓、怎麼來的。

(:綠燈魚種是根據海漁基金會以及中研院共同發布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所評級,屬於建議食用的魚)

但黃紋綺坦言,很多人對永續海鮮的定義仍相當陌生,認為永續海鮮就是不要捕撈、不要吃魚。其實永續海鮮是看漁法、漁種、性成熟的篩選是否合乎標準,以可持續的策略性捕撈或養殖,且不會影響到當地生態系統的海鮮。舉例來說,像被動漁法是將網具固定後,等待魚誤入其中,所以大部分是捕撈活魚,品質相對新鮮,如果捕撈到保育類魚種也可以回放,在流速相對穩定的東部海灣適合使用。黃紋綺提醒,「沒有哪個漁法絕對友善,是要看人類如何使用。」所以以永續海洋的方式捕魚時,要判斷漁法的相對概念,去比主動與被動、混捕與單捕會不會破壞海洋的環境。

圖三、七星潭魚法大解密。洄游吧提供。

在說到有沒有達成的理想目標時,黃紋綺苦笑提到都還未完成。食魚教育雖然從事五年,但多數人對食魚教育在做甚麼也不知道。即使如此,他們仍努力拓展合作區域以及加工品的生產,像他們希望從花蓮的超商開始作為推廣食魚教育的據點,拓展至北部。雖然在過程中偶有低潮,也有受過質疑,但他們依然堅持理念,維繫大眾與海洋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在吃魚的過程中一起拯救海洋,為海洋永續盡一份心力。

Tags: No tags

Add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